灵璧县通过政务、要素、市场、法治“四维联动”,将营商环境转化为轴承产业裂变增长的“反应堆”。全力做大做优做强高端轴承制造产业,2024年以轴承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65%,灵璧轴承产业集群获评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省进步较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未来,灵璧将持续深化“四链合一”发展模式,以营商环境之“优”、产业发展之“进”,彰显县域经济之“强”,为皖北振兴贡献“轴承力量”。
政务赋能:专班服务厚植发展根基
灵璧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打造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零距离、零障碍”服务。一是建机制强保障,政策引领蓄势能。先后印发了《灵璧县加快轴承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灵璧县轴承产业发展的意见》等,鼓励轴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为52户轴承企业建立“成长档案”,整理“一图清”操作指南,2024年以来为轴承企业办理增值税加计抵减420.59万元。二是优服务提效能,专班护航促倍增。围绕“服务项目落地、服务落地项目、服务企业发展”,牢固树立“摒弃官本位、企业家站C位”的理念,为落地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实行专班服务机制,为入驻项目全程帮办各类手续,帮助项目快开快建、达产达效,实现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三是搭平台聚合力,协同联动破瓶颈。围绕轴承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成立灵璧轴承协会、灵璧轴承研究院、灵璧轴承集团,积极打造承接政府资源、引入社会资源、撬动企业资源的综合平台,构建“政、企、协”常态化联动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让企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要素赋能:立体支撑构筑产业磁极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精力跟着项目转、资源围着项目配、工作围着项目干”的原则,构建“产业+人才+金融”要素保障体系,打造长三角轴承产业转移首选地。推动最优要素以最快速度向最好项目集聚,最大限度为轴承产业发展提供便利、保驾护航。一是产业要素精准化配置。灵璧已集聚轴承制造企业60余家,建成投产55家,园内现有轴承原材料生产企业5家,轴承成品生产企业28家,套圈生产企业8家,热处理、滚动体等其他配套企业20家,轴承检测、服务和贸易企业6家。2025年有望实现高端轴承、齿轮、传动轴等传动系统基础零部件的进口替代。二是人才生态立体化培育。与合肥工业大学技师学院联合创办灵璧分院开办机械制造专业,每年开设5个轴承专业班,“订单式”培养创新技能人才超700人。聘请2名专家、8名客座教授、4名兼职专家组建创新团队为园区企业在质量体系建设、高端产品研发、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开辟了新型的创新合作模式,为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三是金融服务全链条赋能。深化“政企税银”互动,为给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联合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打造园区贷、轴承贷、设备购置贷、设备抵押贷等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9350万元,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全面打通数字化改造资金落地“最后一公里”。
市场赋能:生态培育锻造创新引擎
灵璧县以轴承产业为突破口,通过深化“一站式”服务、优化民营企业家服务、融入长三角营商环境建设,推动轴承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以“一站式”服务提效能。建立服务企业包保制度,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包保式服务。2024年,共督促包保干部走访企业1700余家次,共解决企业用工、用电、融资、厂房维修等诉求175余件,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企业融资协调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等20余次。二是以“家人式”关怀暖企心。对落地企业成立专班,在工商登记、能评、环评等全程帮办,在生产经营中跟踪服务,在城区解决职工子女就学问题,开通轴承公交直通车。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企业家座谈会”以及“灵听璧应”企业家沙龙等现场办公活动。今年以来,推进解决企业各类诉求35件,满意率100%。三是以“一体化”协同促发展。瞄准沪苏浙轴承头部企业转移趋势,融入长三角营商环境建设。连续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轴承论坛、上海国际轴承峰会等活动,吸引50余家长三角企业考察投资。联合西北工大、洛轴所等机构成立轴承研发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经通过中国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CNAS),可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轴承企业提供检测和技术服务。
法治赋能:合规护航保障行稳致远
灵璧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结合县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际,以“五个严禁”“八个不得”宣传为抓手,着力构建规范高效的涉企行政检查体系,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助力轴承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架起服务“连心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服务意识。县司法、公安、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建立健全“三项机制”,纵深推进涉民营轴承企业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每月开展1次民营企业家约见司法机关负责人活动。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法企联动座谈会”“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常态化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对接,提升轴承企业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发展中遇到涉法问题的意识。二是筑牢监管“防火墙”。向企业和行政执法单位印发“五个严禁”“八个不得”宣传手册50000余份,广泛宣传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持将涉企案件审理作为重点工作,建立涉企案件司法审判数据月度会商机制。推动“综合查一次”制度与“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综合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制度有机融合,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2024年度共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6次,共检查企业121余家,减少检查约93余次。三是激活政策“动力源”。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优化轴承产业营商环境成效显著。建立健全“1+N”惠企政策清单体系,进一步健全惠企政策前置协同审查机制。印发《灵璧县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办法》《灵璧县“三提三减三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提、减、清并举,建立“六方协同”、涉企执法检查备案公示协同等机制21项,探索创新办法措施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