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令安徽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犹如一颗“定心丸”,将进一步保护、规范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让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更足。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省工商联副主席、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
以高效协同实现法律效果最大化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营经济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通过立法保障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内生动能,把外在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转化成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有效实施,必将保障和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开启新的征程,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推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法治化进程,无疑是对民营经济最大的支持。不论是“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方针政策的长期坚持,还是“三个没有变”的多次重申,都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把民营经济放在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位置。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更是把国家长期以来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保障的层面,更加体现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格外关心。经营发展受法律保护,依法经营将成为民营经济下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机遇。
荣事达作为民营经济一员,在带领智能房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参与市场公平竞争、遭遇融资难融资贵、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政策享受不充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劣势。民营经济促进法分章节对这些实际问题立法规范和保护,不仅极大地提振了企业的经营积极性,更为服务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法律还就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保护专设章节,对征收、征用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等做了严格规定,都将让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保障企业安心谋发展。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作为基础性法律,切实实现各项预期效果,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期待国家层面加快与现行法律的协同修订及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全面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方阻力,最大限度发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积极作用。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
以法律保障促民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变化过程。如今,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该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使得民营经济发展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了体系化保障,对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民营经济将会更健康、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该法律的第十六条规定: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对此,我深有感触:合肥合锻智能是国内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国家大型锻压设备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基地,主研的多项高端装备,先后应用于飞机、船舶、高铁等领域。该法出台,我们对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企业依托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和经验,坚持新材料、制造工艺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将更好参与国家重大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推动高端制造产业发展。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韩东成:
用硬核科技诠释民企的创新担当
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为民营企业创新成果提供制度性保障,更有包含对前沿技术产业化的战略指引,彰显了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这对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从中国科技大学走出的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型企业,东超科技自主研发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突破了传统屏幕的物理限制。科技企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新法明确的公平竞争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将加速我们从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我们将紧抓立法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持续突破“卡脖子”技术,用硬核科技诠释安徽民营企业的创新担当。
合肥包河区工商联副主席、安徽三环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棕:
借法律“东风” 提升自身竞争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我深感这部法律既是对民营经济重要地位的再确认,更是勾勒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施工图”。
我最关注的是公平竞争相关条款,例如,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以及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规定。这些条款对企业经营的利好是多方面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哪些领域可以进入,减少了模糊地带,能让企业精准规划业务拓展方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则保障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会受到不公平的政策限制,无论是获取生产要素还是参与项目招投标,都能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极大激发了企业的市场活力,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借助民营经济促进法提供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法治保障,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和创新力度。利用法律中对融资支持的条款,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的扩大生产和技术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方好 整理)